農歷正月十五(今年2月26日)是我國傳統的元宵佳節。正月是農歷的元月,古時候人們把“夜”稱為“宵”,故名“元宵節”。2018年3月2日,中國郵政發行了首套《元宵節》專題郵票,全套3枚(圖上)。郵票畫面構圖飽滿、色彩豐富,方寸之間渲染了元宵節歡樂、熱鬧、祥和的節日氛圍。其中:第一枚“吃元宵”,描繪了元宵佳節祖孫三代其樂融融吃元宵的傳統民俗生活場景;第二枚“賞花燈”,描繪了男女老幼賞燈彩的景象;第三枚“舞龍舞獅”,描繪了元宵佳節耍龍燈、舞獅子的熱鬧場面。該套郵票還采用了特殊印制工藝,每一枚郵票在紫外燈下都會發出熠熠紅光。
元宵節又稱“燈節”,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。當夜,圓月當空,春回大地,人們張燈結彩,出外游玩,歡度良宵,慶賀新春的活動延續至此達到高潮。1981年2月19日, 原郵電部發行了《宮燈》郵票一套6枚(圖中),郵票分別表現的是中國傳統宮燈中的6種代表:花籃燈、龍球燈、龍鳳燈、寶盆燈、草花燈、牡丹燈。1985年2月28日,原郵電部發行了《花燈》郵票一套4枚,圖案選取我國江南地區燈彩的精華代表,分別是杭州的“九蓮獻瑞”燈、廣東佛山的“龍鳳呈祥”燈、廣州的“百花爭艷”燈和上海的“金玉滿堂”燈,在設計手法上既繼承傳統又有創新,構思巧妙,匠心獨具。2006年2月12日,中國郵政聯合香港特區郵政署及澳門特區郵政局共同發行了《民間燈彩》郵票一套5枚(圖下),分別是陜西商洛的“魚燈”、北京的“白菜燈”、 江蘇南京的“蓮花燈”、浙江仙居的“龍鳳燈”和廣東佛山的“花蝶燈”,郵票造型精巧,色彩富麗,極富民俗特色。
來源:拂曉報
作者:周洪林
編輯:彭俊